“真实于自己,真实于历史”是《无问西东》吸引我的地方。没有一句对白是多余,没有一个场景是虚构。电影时间跨度大,四个事件的时间背景分别为:早期的清华学堂、抗战中的西南联大、民革中的清华、今天的清华。泄及的内容广泛:爱情、亲情、事业、时事、信仰、家国情怀......。网上的评论很丰富,侧重点各有不同。在这里我想通过电影去探讨一下时代背景与教育成果之间的关系。
作为百年校庆片,教育是离不开的主题。教什么?育什么?这个问题可能电影未开始就已开始在观众的心底嘀咕了。清华就读的都是民族精英,成材后更是镇国重器。他们的品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品格,他们的成就也代表着国家的成就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背景,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教育方式,不同的教育方式会造就能力与品格完全不同的人,也就会向世界呈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国家. 我分别从学校的教学硬件,师生的精神面貌角度罗列一些剧照,从而探讨一下教育是如何的雕琢一个国家....
1923年冬,大雪后的清华校园安详且宁静.
这是一堂国学课,要特别的留意老师向学生教授的内容。清华不但开设了英语课,还有哲学、歌剧、舞蹈、音乐等课程,从电影中不难开出那时的清华只招收男生。
国学课刚一结束,英语老师就迫不及待的进来了,显然那时中西文化交流并没有太多障碍
雪后初晴的清华很美,长衫马褂与小提琴毫无违和感
泰戈尔1924年访问清华时的翻译是梁思成和林徽因,电影真实还原了当时的场景,这张现场照片很容易就能在网上找到。阶梯礼堂不大却挤满了学生。
1923年的清华在物质上并不缺乏, 梅贻琦老师与学生吴岭澜关于“真实”的交流、国学老师(王国维)教授的内容、泰戈尔的演讲、凯丽老师的测验、要男扮女装的学生、长衫上的小提琴......都充分体现了清华的教学宗旨:立德立言,无问西东。
由于北平沦陷,清华、北大、南开几所大学在云南整合成西南联大,教学条件之简陋在电影里作了充分的还原。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,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,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,“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,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”,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,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。
论办学条件之恶劣,很难再找与西南联大相提并论的时期了。战火纷飞仍淡定学问,师生们的气节更值得我们敬重:席地而授《九章》的闻一多的胡子,落在教授肩膀上的雨水、泥泞课室、滂沱大雨中的步操口号、山林中的课程、“那有学生不走老师先走”......每一幕都让我肃然起敬。
在中国的历史上,有两个时期很特别,虽战火纷分却大师辈出!春秋与民国,虽跨越两千年,在教育上却都硕果累累。他们有着相似的地方:谨守中国传统文化,追寻正义与道义,思想自由,东西包容。
60年代的北京, 校园还是那个校园,清华却不再是那个清华。“划清界线”、“斗争”成了学生的日常主题。读书人成了“臭老九”,传统文化成了“糟粕”,有知识有想法的人成了“坏分子”......。校长蒋南翔也只能无奈的向“思政小组”的成员讲:"让学生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也不是什么坏事......"。
20年代的清华充满了思想,40年代的西南联大热血奋飞,60年代的清华鸦声一片......。
“思想自由,人人敢于追寻真实”才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源泉,希望大疫之后的清华依然宁静......